存养类

 本章主要讲的是“存心养性”的问题。所谓“存心养性”即修养心性,编者认为人性本善,教导大家要好好保有上天赋予的善良本心,要细心养护上天赋予的善良本性。一切美好的品行都蕴含在这本心、本性之中。“存心养性”一方面要努力发挥本心和本性,另一方面要努力克制各种情感和欲望。对喜怒哀乐等情感要做到有所节制,对不良欲望不仅要加以克制,更要努力去除。在修养心性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,不可急于求成,重要的是能够持之以恒、坚持终身。真正高尚的品格都是在漫长的点滴积累中养成的。修养身心应当达到的境界是心气平和、内心宁静、胸怀宽广,在生活中严于律己,成熟稳重,待人和善,处事有方。

性分不可使不足,故其取数也宜多:曰穷理,曰尽性,曰达天,曰入神,曰致广大,极高明;情欲不可使有余,故其取数也宜少:曰谨言,曰慎行,曰约己,曰清心,曰节饮食,寡嗜欲。

对人天性的培养不可以不充分,所以讲究的地方也应当很多,包括:穷极天下万事之理,究尽世间万物所禀之性,发现天地运化的规律,探查自然内在的神奇,达到胸怀宽广、气象博大、目光高远、思维明睿的境界。情感欲望不可以太多,所以应当减少些,包括:说话谨慎,行事小心,约束自己,清净内心,节制饮食,戒除不良嗜好。

查看详细

人之心胸,多欲则窄,寡欲则宽。人之心境,多欲则忙,寡欲则闲。人之心术,多欲则险,寡欲则平。人之心事,多欲则忧,寡欲则乐。人之心气,多欲则馁,寡欲则刚。

人的心胸,欲念多则狭窄,欲念少则宽广。人的心境,欲念多则忙乱,欲念少则闲适。人的心术,欲念多则阴险,欲念少则平和。人的心情,欲念多则忧愁,欲念少则快乐。人的精神状态,欲念多则灰心丧气,欲念少则果敢刚强。

查看详细

宜静默,宜从容,宜谨严,宜俭约,四者切己良箴。忌多欲,忌妄动,忌坐驰,忌旁骛,四者切己大病。常操常存,得一恒字诀;勿忘勿助,得一渐字诀。

应当安静沉默、从容不迫、谨慎严肃、俭朴节约,这四者都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良言。切忌欲念繁多、妄自行动、杂念不息、心神不专,这四者都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大毛病。好的原则要长久地坚持,以此来体味“恒”字的诀窍;在坚持的过程中既不能懈怠也不要冒进,以此来体味“渐”字的诀窍。

查看详细

名誉自屈辱中彰,德量自隐忍中大。

名望和声誉是在忍受屈辱中得到彰显的,德行和度量是在克制隐忍时得到扩大的。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 :清朝有位宰相叫张英,邻居吴家翻修老墙时越界侵占了张家的空地,张英不与之相争,让出三尺,吴家感激张家的大度也让三尺,于是就有了这传为美谈的“六尺仁义巷”。

查看详细

轻当矫之以重,浮当矫之以实,褊当矫之以宽,执当矫之以圆,傲当矫之以谦,奢当矫之以俭,忍当矫之以慈,贪当矫之以廉,私当矫之以公。放言当矫之以缄默,好动当矫之以镇静,粗率当矫之以细密,躁急当矫之以和缓,怠惰当矫之以精勤,刚暴当矫之以温柔,浅露当矫之以沉潜,溪刻当矫之以浑厚。

轻浮应当用稳重来矫正,浮躁应当用踏实来矫正,狭隘应当用宽容来矫正,固执应当用圆融来矫正,傲慢应当用谦逊来矫正,奢侈应当用俭朴来矫正,残忍应当用仁慈来矫正,贪婪应当用廉洁来矫正,谋私应当用为公来矫正。言语放纵应当用沉默少言来矫正,好动不安应当用稳重平静来矫正,粗心大意应当用心思细密来矫正,躁动急切应当用和顺舒缓来矫正,懈怠懒惰

查看详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