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名门望族,无一不是因为积累德行而兴旺。天地之间堪称第一等的人品,归根结底要靠读书来养成。
用功读书,即便不能成名,最终也会使人人格高尚、品行雅正;修养德行、乐于助人,却不期待得到他人的回报,自然能够睡得踏实,内心安宁。
如果一个人能将做好事当作自己人生的最大快乐,那么他读书便会读得很好。
各位到这里来为的是什么呢?难道只是为了学习知识、写作文章?擅长一门微不足道的技艺,便能算得上做学问的读书人了吗?其实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以自己的心去推想别人的心,在担当儿子、臣子、弟弟、朋友等不同角色的时候,都要能用自己的心去推想父母、君王、兄长、朋友的内心,去体谅和理解他们。这样努力去做,尽到一个人在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妻、朋...
人的聪明才智如果用在正道上,那么越聪明便越好,而学问和功名的获得也会增进他的美德;人的聪明才智若用在了邪道上,那么越聪明便越糟糕,而学问和功名的获得恰恰会助长他的邪恶。
作战时虽然要讲究一些阵法,但勇敢是最根本的。办丧事虽然要讲究一些礼法,但哀伤是最根本的。读书人虽然要讲究学问,但品行是最根本的。
回旋不定的风不是季节更替时的正风,所以不可以依据它来调定音律;投机取巧的妇女不可以让她管理家中事务;只会写文章的文人不可以委以治理国家的重任。
经世济民之道只有源出于学问,才有它的根本和源泉。修炼心性进而实现建功立业,那么修炼心性才算得上圆满。天下除了建功立业的学问之外便没有其他的学问了,求取修炼心性之道,不外乎是多加研读圣贤的文章。
什么叫作卓越的品行呢?即做好日常琐碎之事;什么人能称为德行高尚的人呢?即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小心谨慎,不忘规矩和礼数;怎样才能向上发展,使自己得到提高呢?即不耻下问,虚心向他人学习;怎样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呢?即对当下切身的问题能作充分的考虑。
做到竭尽忠孝,才可以称为人。能够治国安邦,才可以称为有学问。能稳定危局、平定叛乱,才可以称为有才干。写文章包罗万象,能将天地万物收入胸中,才可以称为有文采。内心像雨后明月一样皎洁,举止像清风一样温和、空灵,才可以称得上有风度。将自己和世间万物融为一体,时刻以自己的心去关照世间万物,才称得上是仁。
把方正的内心当作根,把万事万物的条理当作枝干,把学问当作土壤,把文章当作花朵,把事业当作果实,把历代佳作和古今史事当作园林,把歌咏圣贤遗作当作典雅的乐曲,把经书学问当作精美的食物,把著作文章当作华美的衣服,把诵读当作耕耘,把记述和求教当作积累,把先贤的言行当作良师益友,把忠厚恭敬当作修身的标准,把行善获福当作上天的恩赐,把乐...
一人闲居独处时应当以严肃的态度来躬行先贤“慎独”的教诲,内心若有动念便要有所预估,进而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,注意自己的气质和仪表以掌握自己的命运,遵守人伦道德使自己成为贤者,完备自己的各种品行以合乎道德,内心向善并改正自己的过失使自己成为圣贤。
将良心放入胸中,这便是圣贤最高的学问;在自己的位置上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,这便是圣贤最高的工夫。
如果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明白透彻了,那么心思便愈加精细谨严;如果心思能够专注,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便愈加通达流畅。
宇宙内千千万万的事都是自己的分内之事;自己的分内之事,就是宇宙内千千万万的事。
身体虽然产生在天地之后,而内心的思考已经追溯到了天地产生之前;身体虽然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,然而内心的思考却已上升到了天地万物之上,观照着这个世界。
观察天地万物的景象,学习圣贤克己修身的工夫。从自强不息做起,到达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后仍坚持不懈,方为圆满。
用圣贤之道来教育别人很容易,然而用圣贤之道来管理自己却很难。口中讲说圣贤之道很容易,但要亲自践行圣贤之道却很难。从一开始践行圣贤之道并不难,但要自始至终地践行圣贤之道就很难了。圣贤之道是一套完整的学问,就像君主想要推行王道,必须以自己的德行作为根本。后世的学问将这套完整的体系一分为二,只顾着管教别人而不修为自己。
嘴里说着伊尹、周公等圣贤的高尚德行,心中却如同盗跖那样的阴险狡诈,只要求别人而不要求自己,这种人就叫“挂榜圣贤”,徒有其名而已;白天独处能够严肃不苟,夜晚能够敬畏鬼神,懂得人事更懂得天道,这才是有根底的学问。
没有根本的气节,就如同醉汉打人,酒醉时很勇敢,酒醒后勇气便消退了,没有一点力气;没有学问的见识,就如同厨师在炉灶前烘烤食物,只看见面前光明而背后左右却注意不到、照顾不全。
道理要用心领悟才会理解得精当,所以应当潜下心来体会,不然就会流于耳边口头了;事理要以典故为依据,所以应当广博周遍,不然就会流于随意的猜测和无根据的编造了。
哪怕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,便会对道理认识得不真切,所以说要精益求精,如若不然,面对众说纷纭的混乱局面必然会犹豫不决;哪怕有一丝一毫的三心二意,便不能坚守真理,所以说要坚定专一,如若不然,面对利害权衡时必然会改变原来的立场。
对待他人要宽和而不失耿直,处理事情要周密而不失果断,认识道理要严正而不失通达。
生在古人之后,议论古人的功过得失很容易;然而,如果自己处在古人的位置上,去做古人所做的事就会发现很难。
古代的学者得到一句有益的话,就会放到自己身上,将它付诸实践;现在的学者得到一句有益的话,却竭力用它来取悦他人。
古代的君子,担心因自己无能而遭到他人耻笑,所以努力学习;现在的君子,羞于因自己无能而遭到他人耻笑,所以常常掩饰、回避。
要想眼界开阔,就要广泛游历各地名山大川;要想度量宏大,就要熟读儒家经典和历代史书。
先读经书后读史书,那么讨论事情就不会与圣贤的观点相违背;读过了史书再来读经书,那么看书就不会只停留在章节句子的层面了。
读圣贤经传,学问才会根底扎实;看史书评议,议论才会精辟奇伟;饱览山川美景,眼界才会开阔;戒除不良嗜好和欲望,胸怀才能明净澄澈。
家中庭院之内,总有些事物会带给人莫大的快乐;而儒家六经之外,却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书了。
读没有看过的书,就好像得到一位益友;重读已看过的书,就好像遇到了老朋友。
何须过多地思考、忧虑呢?心应当如止水一般平静;不要揠苗助长、过于求成,也不要不求上进、荒废学业,学习当如流水一般持续不断。
心不要杂乱,内心杂乱就会心神涣散而不能集中精力;心不要劳累,内心劳累就会精神疲惫而不能有所收获。
内心慎防杂念,使心思保持专一,思维才能更加敏捷;眼睛慎防到处乱看,使眼睛得到休息,目光才能更加敏锐。
案桌上的书不宜太多,心中的书却不能太少;鱼离开了水,鳞就会干枯,心离开了书,精神便没了寄托。
只要追求远大的志向,就没有到不了的境地,即便高山大海也无法阻挡;只要追求远大的志向,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拦,即便强大的军队也无法阻挡。
只要能把心思沉潜下来,没有什么事理会弄不明白;只要能把志气激发起来,没有什么事情会做不好。
求学不虚心,便像用水浇石头一样,一点也进不去;不用心领悟,便像瑟的弦柱被胶粘住了一样,一毫都无法转动。
求学不用心去体察认识,便像闪电照过万物,一点也没掌握得到;不亲自实践,便像走水路却要用车,走旱路却要用船,一点作用都起不了。
读书贵在有怀疑精神,有怀疑才可以引导人们了解真知;读书要循序渐进,能循序渐进才能坚持到底有所成就。
读书学习求取道理,应当得到自己内心的认可;和别人谈论道理,应当得到别人内心的认可。
要爱惜自己的精神,留待将来担当天下大任;虚度光阴,试问何时才能报答君王和父母!戒酗酒,酗酒损伤神志。戒好色,好色销蚀神志。戒美味,美味使人神志迟钝。戒饱食,饱食使人神志昏沉欲睡。戒多动,多动使人神志混乱。戒多言,多言损耗神志。戒多忧,多忧使人神志郁结。戒多思,多思使人神志扰乱不宁。戒久睡,久睡使人神志倦怠。戒久读,久读使人神...
《儒林外史》是一部描绘古代知识分子群像的长篇讽刺小说。小说以写实的笔法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态度与追逐,并将矛头指向了黑暗的政治与迂腐的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