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问类

本章主题是读书与修身。在编者看来读书与修身存在着紧密的联系。高尚品行的养成,要靠用心读书。在这一过程中,学习圣贤经典是实现个人道德提升的重要途径。通过学习圣贤经典,可以使人明确道德的意义,培养高尚的气节,拥有担当天下的广阔胸怀和强烈的责任感,进而成为像圣贤一样伟大而高尚的人。编者在讲述修身之法的同时,也冷静地告诫人们修身并非易事,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,不可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。而在严肃认真的坚持修养中,也要保持看问题、想事情的通达与圆融,不可太过偏执。同时,在读书求理时仍要认认真真、虚心学习,不可粗心大意,只有这样才能探求到真理。此外,编者还指出在读书的过程中,一定要把心静下来,树立起坚定的信念,并且依照循序渐进的方法坚持不懈,这样读书才会有所收获。

诸君到此何为,岂徒学问文章,擅一艺微长,便算读书种子;在我所求亦恕,不过子臣弟友,尽五伦本分,共成名教中人。

各位到这里来为的是什么呢?难道只是为了学习知识、写作文章?擅长一门微不足道的技艺,便能算得上做学问的读书人了吗?其实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以自己的心去推想别人的心,在担当儿子、臣子、弟弟、朋友等不同角色的时候,都要能用自己的心去推想父母、君王、兄长、朋友的内心,去体谅和理解他们。这样努力去做,尽到一个人在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妻、朋

查看详细

竭忠尽孝,谓之人。治国经邦,谓之学。安危定变,谓之才。经天纬地,谓之文。霁月光风,谓之度。万物一体,谓之仁。

做到竭尽忠孝,才可以称为人。能够治国安邦,才可以称为有学问。能稳定危局、平定叛乱,才可以称为有才干。写文章包罗万象,能将天地万物收入胸中,才可以称为有文采。内心像雨后明月一样皎洁,举止像清风一样温和、空灵,才可以称得上有风度。将自己和世间万物融为一体,时刻以自己的心去关照世间万物,才称得上是仁。

查看详细

以心术为本根,以伦理为桢干,以学问为菑畬,以文章为花萼,以事业为结实,以书史为园林,以歌咏为鼓吹,以义理为膏粱,以著述为文绣,以诵读为耕耘,以记问为居积,以前言往行为师友,以忠信笃敬为修持,以作善降祥为受用,以乐天知命为依归。

把方正的内心当作根,把万事万物的条理当作枝干,把学问当作土壤,把文章当作花朵,把事业当作果实,把历代佳作和古今史事当作园林,把歌咏圣贤遗作当作典雅的乐曲,把经书学问当作精美的食物,把著作文章当作华美的衣服,把诵读当作耕耘,把记述和求教当作积累,把先贤的言行当作良师益友,把忠厚恭敬当作修身的标准,把行善获福当作上天的恩赐,把乐

查看详细

凛闲居以体独,卜动念以知几,谨威仪以定命,敦大伦以凝道,备百行以考德,迁善改过以作圣。

一人闲居独处时应当以严肃的态度来躬行先贤“慎独”的教诲,内心若有动念便要有所预估,进而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,注意自己的气质和仪表以掌握自己的命运,遵守人伦道德使自己成为贤者,完备自己的各种品行以合乎道德,内心向善并改正自己的过失使自己成为圣贤。

查看详细

以圣贤之道教人易,以圣贤之道治己难。以圣贤之道出口易,以圣贤之道躬行难。以圣贤之道奋始易,以圣贤之道克终难。圣贤学问是一套,行王道必本天德;后世学问是两截,不修己只管治人。

用圣贤之道来教育别人很容易,然而用圣贤之道来管理自己却很难。口中讲说圣贤之道很容易,但要亲自践行圣贤之道却很难。从一开始践行圣贤之道并不难,但要自始至终地践行圣贤之道就很难了。圣贤之道是一套完整的学问,就像君主想要推行王道,必须以自己的德行作为根本。后世的学问将这套完整的体系一分为二,只顾着管教别人而不修为自己。

查看详细

只有一毫粗疏处,便认理不真,所以说惟精,不然,众论淆之而必疑;只有一毫二三心,便守理不定,所以说惟一,不然,利害临之而必变。

哪怕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,便会对道理认识得不真切,所以说要精益求精,如若不然,面对众说纷纭的混乱局面必然会犹豫不决;哪怕有一丝一毫的三心二意,便不能坚守真理,所以说要坚定专一,如若不然,面对利害权衡时必然会改变原来的立场。

查看详细

爱惜精神,留他日担当宇宙;蹉跎岁月,问何时报答君亲。戒浩饮,浩饮伤神。戒贪色,贪色灭神。戒厚味,厚味昏神。戒饱食,饱食闷神。戒多动,多动乱神。戒多言,多言损神。戒多忧,多忧郁神。戒多思,多思挠神。戒久睡,久睡倦神。戒久读,久读苦神。

要爱惜自己的精神,留待将来担当天下大任;虚度光阴,试问何时才能报答君王和父母!戒酗酒,酗酒损伤神志。戒好色,好色销蚀神志。戒美味,美味使人神志迟钝。戒饱食,饱食使人神志昏沉欲睡。戒多动,多动使人神志混乱。戒多言,多言损耗神志。戒多忧,多忧使人神志郁结。戒多思,多思使人神志扰乱不宁。戒久睡,久睡使人神志倦怠。戒久读,久读使人神

查看详细